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

当前位置: 腾隆机械网 >> 绿化工程

驳日本控制中国论日经济需要互补与合作0专业气体

发布时间:2022-09-23 19:30:25

驳日本“控制中国论” 日经济需要互补与合作

驳日本“控制中国论” 日经济需要互补与合作   2002年中期后,“中国经济威胁论”在日本逐渐退潮,取而代之的是“中国市场论”;进入2003年,日本则进一步刮起“中国特需”旋风,也就是说,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迸发了巨大需求,给日本经济复苏提供了稳定支撑,被日本称为一种新的“特需”。

一时间,日本媒体铺天盖地演绎“中国特需”,学者也大批投入“中国特需”研究,中国课题炙手可热,企业更是紧紧盯住“特需”市场,大展宏图。近期,“中国经济过热”的议论也热到日本,而日本的“热论”则带有一种深切的危机意识。

在日本的议论中,中国经济存在两条出路,既可能是“软着陆”,也存在“硬着陆”风险。风险意味着危险的可能性。日本企业率先对中国经济前景惴惴不安;媒体、评论家又开始诠释“中国经济过热”,预测中日经济关系前景。其中,不乏为日本企业继续利用“中国牌”鼓劲的议论,日本著名经济评论家长谷川庆太郎的“控制中国论”堪称极端的代表。

“丰田时代”已经过去

长谷川大赞日本产品在中国的竞争力:凭日本产品的技术性能和企业巨额研发投资,日本产品将长期占据中国市场。然而,就算从为日本企业鼓劲的角度看,长谷川的观点也仅仅说对了一部分,那就是中国依然是日本企业可以获利的市场。但从现实上看,他忽略了几个重要的新变化,使其观点显得有些不合时宜。

中国市场已经国际化,日本企业在这里面对的竞争对手已不仅仅是中国企业,更多的是欧美韩等外资企业。在个别领域,日本企业可能具有竞争优势,比如数码相机、数字家电、移动网络等。但即使在这些领域,也并不是日本企业独占:韩国三星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相当份额,而像诺基亚、摩托罗拉这样的欧美品牌已家喻户晓;在汽车领域,德国大众、美国通用、法国雪铁龙以及韩国现代等企业已在中国生根,“有路必有丰田车”的时代已经过去。在中国市场,“日本制造”的竞争对手已转变为“世界制造”。

中国需求的多元化和分散化,决定了供给的多元化。试图独占市场的战略将付出巨大代价。特别是在网络时代,需求与供给交互影响,需求决定供给更成为市场主旋律。长谷川所说的中国富裕阶层以获取日货为荣耀的说法,显然不合实际。事实上,中国的白领阶层或富裕阶层在购买产品时,既看重产品性能,也据其审美观追求产品的历史、文化内涵;而作为最重要消费群体的年轻一代,也不单纯追求日本产品,比如,中国年轻人拥有的韩国三星手机和国产手机恐怕不比松下、NEC等任何日本品牌少。

正如中国一位投资银行家所说,中国的“杂货铺”依然代表着一种巨大需求。而这种底层的“杂货铺式”需求恰恰是中国需求的基础,也是外资并没有看上的角落。仅此“杂货铺”,日本企业倾其所有也无法控制。这或许是《日本经济新闻》曾描绘的“中国大经济”的“大”之所在。

日货无法垄断“西送经济流”

中国地区发展的先后顺序,形成了巨大落差,这种落差本身在市场内部酝酿着巨大的发展潜力,成为市场内部分工的前提。就像三峡因落差而形成了巨大势能,中国经济的地区差别本身也蕴含着不可估量的经济发展势能。仅依靠东部沿海的资金、技术以及产品就可以形成巨大的“西送经济流”。这既是外资企业的发展空间,更是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空间。

在这一落差消除的过程中,长谷川在文中提及的日本建筑机械、钢铁、造船甚至工程设计、咨询等产业确实大有用武之地,这也是中日经济相互依存的良好体现。但并不像长谷川所言,中国的工程一定要依赖于日本的机械和技术。仅在北京周边的山路中,就可以发现奔驰着的大型货车已不再为“三菱”、“日野”等独揽,韩国、欧洲的合资名牌载重车随处可见,甚至已多于日本。

同时,中国本土企业也日趋成熟,企业研发投资和研发实力开始上升。长谷川称,“中国制造的产品适应不了中国需求,比如建筑机械的使用寿命,三台不如日本一台,所以不如直接花三倍价格直接购买日本的产品”。现在,这或许是事实,但这不可能是永远的事实。比如在家电行业,已经历竞争洗礼的家电企业已开始注重研发投资,并将触角伸向国际空间。

https://zyy.yilianmeiti.com/jb/5459.html

https://zyy.yilianmeiti.com/jb/1841/430100.html

https://zyy.yilianmeiti.com/jb/834/370100.html

https://zyy.yilianmeiti.com/article/418.html

https://zyy.yilianmeiti.com/jb/4542/620100.html

友情链接